李鴻忠張工深入濱海新區調研海岸線生態保護修復工作
發布日期:2022-09-20 16:27:20 作者:津保環投9月19日,市委書記李鴻忠,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工深入濱海新區調研海岸線生態保護修復工作,強調要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生態優先,持之以恒打造藍色港灣,加快建設海洋強市。
李鴻忠、張工首先來到天津港保稅區臨港區域中港池北部岸線,詳細聽取我市海岸線生態修復和發展海洋經濟等情況匯報。駐足堤岸,清澈的海水緩緩拍打礁石,潤澤的海風柔和拂過,美麗的海鳥翱翔在碧海藍天。一幅水清岸綠、灘凈灣美的藍色海灣圖景映入眼簾。在臨港區域,通過對破損岸線防護整治、打造生態廊道、建設高防范標準的防潮堤岸等措施,加強了岸線生態的修復保護,海水水質明顯改善,海岸沿線成為群眾觀海親海的生態樂園。
隨后,李鴻忠、張工一行來到臨港生態濕地公園。經過生態水處理、植被綠化、景觀提升等,前些年的鹽堿荒灘實現“蝶變”,成為展現沿海生物多樣性的美麗生態濕地。李鴻忠、張工穿過生態廊道,登上瞭望塔,俯瞰濕地建設整體情況,就新區加快建設生態宜居的海濱城市提出明確要求。
在天津港保稅區臨港片區管委會,李鴻忠主持召開座談會,先后聽取濱海新區、市規劃資源局、市生態環境局、市水務局、天津港集團、市發展改革委、市交通運輸委主要負責同志的情況匯報。
李鴻忠在講話中指出,深入實施“871”重大生態工程,加快推進海岸線綜合治理和生態保護修復,是功在當代、惠及子孫、實現永續發展的戰略決策,是加快推動綠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從京津冀協同發展、服務海洋強國建設的戰略高度,倍加珍惜海岸線資源,突出生態化和高效益,面向海洋、向海發展,持續推動海岸線生態保護修復,統籌推進海洋生態文明建設和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全方位、全景式打造海洋強市。
李鴻忠強調,要堅持從生態系統整體性出發,通過海堤生態化建設、海港污染綜合治理、臨堤灘涂提升改造等多種方式,推進海岸線、海域、海岸帶一體化保護修復,切實改善海岸生態環境質量,著力拓展綠色空間。大力發展海洋裝備制造、海水淡化等重點產業,推進現代高端海洋服務業發展,做強做大海洋文化旅游產業。要全力支持天津港打造世界一流智慧港口、綠色港口,加強組織領導和工作統籌,著力打造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要注重岸線綜合效益,走集約節約發展之路,濱海新區和市各有關部門要加強海岸線規劃保護和用途管制,嚴格岸線開發,實現生態、經濟、社會、文化效益相統一。
張工指出,市委、市政府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鍥而不舍推進“871”重大生態工程,是打基礎、利長遠的戰略性舉措,體現了對特大型城市建設規律的科學認識,提升了天津的獨特優勢和城市競爭力,需要我們長期堅持、久久為功。海岸線生態綜合治理兼具生態、經濟、社會和安全等功能,要格外重視海洋生態保護修復,狠抓污染治理,加強源頭管控,加大執法力度,鼓勵引導市場主體參與。要充分用好寶貴岸線資源,發揮天津港戰略作用,大力培育做強海洋港口經濟特別是增值服務環節,做好親海旅游文章。要全力保障防潮安全,綜合施策、提標改造,加強海堤建設、監測、維護和管理,確保安全運行。
市領導連茂君、王力軍、楊兵和市政府秘書長孟慶松參加。
天津港保稅區臨港區域中港池北部岸線生態修復項目 天津港保稅區臨港區域中港池北部岸線生態修復項目位于天津港保稅區臨港區域高沙嶺港區北側,項目分為三期實施,一期工程西起渤海十二南路,東至渤海十八路,包括2.3公里岸線生態修復及約21.5萬平米景觀綠化工程,已于2021年8月竣工。 修復項目實施前,建筑廢物、生活垃圾等常在低潮時露出岸灘,影響美觀的同時使近岸海洋生態環境逐漸惡化。為實現海岸線生態改造,提升海水水質的目標,一期工程進行了集中堤岸整治,建設親水平臺和沿岸帶狀公園等設施,為民眾提供親近大海的場地。清理了沿海生產生活垃圾,拆除違建和養殖設施,在美化沿岸環境的同時,提升岸線防護與抵抗海洋災害的能力,修復沿岸海域生態系統,改善水環境,實現海洋人工岸段的生態化可持續發展。 作為渤海攻堅戰任務之一,岸線生態修復工程是天津港保稅區打響賦能臨港攻堅戰的“亮點工程”,對提升保稅區臨港區域的自然環境、人文環境和配套水平起到重要作用。一期工程完成將修復圍填海所造成的不良生態環境影響,維護近岸海洋生態系統健康,促進區域形成陸海一體化的復合生態系統,對天津港保稅區打造高水平開放和高質量發展的宜業宜居國際生態活力新城、助力美麗“濱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天津港保稅區臨港濕地二期生態修復項目 天津港保稅區臨港濕地二期生態修復項目,總面積約183公頃,是國家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示范項目,也是天津市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濱海濕地生態修復重點項目。臨港生態濕地公園分兩期建設,2020年10月全部完工并對外開放,分為人工濕地區、原生濕地鳥類保護區和科普宣教區三大區域。通過綜合治理,這里已經成為一座以修復海河入海口生態環境、保護鳥類棲息地為目的兼具景觀效果的大型生態濕地公園,維護了生物多樣性,對保護渤海生態環境,踐行生態文明思想具有重要意義。